产品中心

一声二胡响三代手艺传

发布时间:2024-03-08 03:23:09  来源:爱游戏ayx

  从闷热的工作间里匆匆跑出,衣服上沾了薄薄一层红棕色的木屑,汗水从额上顺着脸颊流淌,他抬起右膀,用衣肩擦掉汗水,随之洋溢起灿烂的笑容。

  人们心中的二是充满故事与情感,而俞晓伟心中的二胡是选材取料的经验讲究,是一厘一毫的音色偏差,是桌案上的尘与木,是装配打磨的力与苦。每天埋头于二胡制作与改良设计,年纪轻轻的俞晓伟双手已布满老茧和伤痕,“手艺人嘛,小伤小痛都是难免的,不算啥。”他摆摆手,笑着说。

  初学手艺时,俞晓伟只觉辛苦与枯燥。从怎样挑选、采购原木,怎样用二至三年的时间晾干木材,怎样进行砍、锯、刨、削、锉、镂、钻、铰、磨、光等二百多道工序,怎样对半成品进行定型,最后又是怎样蒙皮、油漆、装配,产出一个品质过关的二胡,每一个步骤对于当时二十多岁的俞晓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。

  直到现在,做了近十年的二胡,俞晓伟仍然觉得自身的学艺之路还在继续,还有更多的细节值得改进,还有更多的工艺值得创新,而这些能够继续探索之处,便化为了俞晓伟深耕其中、精益求精的动力与激情。

  入行近十年,俞晓伟与父亲也时常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。以前人们在小酒馆拉二胡,喜欢音色尖锐清亮的,但随着舞台表演形式的升级和人们艺术情感表达的丰富,音色浑厚、声音响亮的二胡成为了更受欢迎的品类。

  在俞晓伟看来,手工艺品表达出的审美观念与思想价值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,设计和制作也要与时俱进。而父亲则认为,保持二胡原有的音韵便是最好的传承。父子俩都是典型的“倔脾气”,在制作理念上有所偏差,但这不可能影响他们对二胡同样的热爱。

  多年来,俞晓伟始终致力于让二胡制作在传承中呈现新的光彩,让更多人用上对自己最合适的二胡。

  业内普遍将纯手工制作视为必须,但俞晓伟认为,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,对于越发庞大的市场需求来说显然不足以满足,机械化生产的加入对于满足中低端二胡的需求来说十分有益。因此,早在入行初期,俞晓伟便与祖父、父亲一起亲自设计研发了可以辅助加工琴筒外形的机器,提升了中低端二胡的制作效率、提高了产量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化的需求。

  如今,通过数年来的技术精进,江南民族乐器厂的二胡年产量可达8-10万把,成为苏州二胡出货量最大的工厂,“灵岩”牌二胡也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。让更多人用得上二胡,用得上好二胡,并由此爱上二胡,俞晓伟觉得,自己的尝试是值得的。

  制作出一把既无狼音、又无杂音、和谐统一、音色干净的二胡是每一个二胡制作师的追求。即使采用了机械辅助,90%的二胡制作仍然是要手工完成。

  老话说“二胡虽神奇,全凭一张皮。”在制作的步骤中,“蒙皮”是最为关键的一步,二胡最终呈现怎样的音色,就看这蟒皮蒙的如何。而要做好这道工序,必须要选皮正确、裁皮合理、吃水科学、铲刮到位、顺其自然、适控松紧。

  为了熟练掌握这项技术,俞晓伟不断请教有着经验比较丰富的祖父与父亲。历经一次次失败,俞晓伟从未放弃,骨子里对完美的追求,让他多了许多耐心与毅力。经过反反复复数年的实践、再实践,俞晓伟逐渐找到感觉,积累出属于自身个人的经验。

  为了拓展二胡市场,2016年,俞晓伟开始利用自己的留学所学发展电子商务,拓展海外市场。他从打通一些小的销售机构和培训机构开始,又通过一场场乐器展出,逐步把二胡销往到了日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国家。通过几年的努力,乐器厂二胡的年均出口量达到了两万把。

  可以说,在打磨技艺上,俞晓伟以耐心与细心追求更高层次的“完美”,在市场经营上,俞晓伟则以不服输的拼劲和不怕输的闯劲开拓创新,为非遗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人大代表呼吁“拐骗儿童罪”最高判死刑 律师:量刑有待提升 具体标准需科学制定

  专访歌力思董秘王薇:从“最佳分析师”转型时装品牌高管,女性职场人更需能力突出

  估价过亿的鼓浪屿百年别墅7折拍卖,房主经营多家文旅公司 知情人:拍卖成功也抵不清银行的债

  展览预告|白梦帆&吴牧寒双个展:如是我见 Thus Have We Seen